蘋果做出重大讓步,允許部分程序繞過App Store進行支付

楊波
1、同樣是購買音樂、視頻等App的會員,蘋果iOS就比谷歌安卓系統多繳納30%的“蘋果稅”,這一飽受爭議的做法,在全球各國的討伐下,庫克終于服軟了,明年初將在全球范圍內對部分應用免稅,根據蘋果的定義:這一變化適用于雜志、報紙、書籍、音頻、音樂和視頻等應用程序。
2、在iOS系統中,蘋果向開發(fā)者在每筆交易中收取高達30%傭金,這一慣例被業(yè)內稱為“蘋果稅”,2020年蘋果公司來自于“蘋果稅”的收入高達538億美元,約合3500億元人民幣,這是什么概念?這大概相當于華為手機去年一整年的收入,或者是小米公司今年上半年收入1647億元的兩倍,只是華為小米是賣硬件的辛苦錢,而“蘋果稅”只是iOS收費應用的躺著賺錢而已。
3、“蘋果稅”最讓人詬病的地方在于,對于開發(fā)者而言,完全沒有選擇的余地,想要在iOS系統中讓用戶付費,就只能通過iOS商店的付費渠道,別無他法。而安卓系統雖然也有抽成,但是開發(fā)者可以繞過谷歌自家的支付系統,通過第三方的支付渠道,比如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來付費,這就避免了高額的平臺抽成。
4、舉個例子,同樣是買騰訊視頻的付費會員,在小米和華為等安卓手機上,事實上是比iPhone便宜的,但是一般用戶感受不到,因為這筆成本被App開發(fā)者自我消化了,但是在一些促銷活動上,這種差異是可以體現出來的。
5、至于為何開發(fā)者愿意承受30%的蘋果稅,主要是蘋果的用戶群放在那兒,比如蘋果用戶的付費意愿更高,幾億臺的規(guī)模讓開發(fā)者沒得選。當然,也有不服軟的公司,比如去年《堡壘之夜》游戲的開發(fā)商Epic Games,就不買“蘋果稅”的帳,結果就是被蘋果下架。然后是雙方的口水戰(zhàn),Epic Games稱蘋果是“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的流氓,明顯的店大欺客,蘋果也絕不松口,不能讓Epic Games壞了江湖規(guī)矩,結果就是已經安裝了《堡壘之夜》的iPhone、iPad被二手平臺炒上天,那些沒有安裝這款游戲的玩家,只能再買臺安卓手機來下載這款游戲了。
6、“蘋果稅”有沒有道理?這要跟iOS的封閉屬性說起,就是因為蘋果用一套封閉系統,對開發(fā)者的嚴格規(guī)范,包括付費環(huán)節(jié)的大一統,使得iOS的亂收費現象,比起可以通過第三方支付渠道來付費的谷歌系統,明顯要好上很多,尤其是對于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兩個群體,iOS的這一特性是最大的優(yōu)勢。但是,也恰恰是因為iOS的封閉屬性,蘋果這30%的抽成,從反壟斷的角度來說,肯定是跑不掉的,或者是說打反壟斷法的插邊球,對于開發(fā)者也不公平,為何同樣的App,在iOS上就要比安卓系統上多交30%的抽成呢。
7、再舉個例子,當初微軟的win 98就是因為捆綁了自家的IE瀏覽器,使得微軟陷入到反壟斷官司,雖然在美國是贏了,但在歐盟國家還得把IE撤下來,不能跟Windows系統捆綁銷售。但是,假如微軟再有前瞻性一點,把win 10捆綁上自家的付費系統,所有在win10上的付費軟件都要通過自家的付費渠道,那么肯定會被歐盟和美國的反壟斷機構處以重罰。微軟的蓋茨后來看到庫克玩的這套封閉系統邏輯,恐怕也只能說自己退休的太早了,沒有先見之明啊。
8、從感性的角度,蘋果iOS的這套設計,確實是打擊了流氓開發(fā)者,給消費者省了錢,但是從理智和法律的角度,蘋果只能通過自家渠道來付費的做法,加上蘋果稅高達30%的抽成,自然也很難站得住腳,考慮到這兩年的反壟斷全球風潮,蘋果此次的讓步,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蘋果這次定義的“閱讀器”應用程序,并不包括網絡游戲,《堡壘之夜》還是沒法在iOS上恢復上架,蘋果公司和Epic Games的口水戰(zhàn)還是會一直打下去。
9、從國內來看,幾乎不會受到直接影響,只是愛奇藝、騰訊視頻、喜馬拉雅等公司,他們可以避免30%的蘋果稅,對于這些公司的財務報表都是利好消息。但是“蘋果稅”的事情肯定沒有結束,庫克一旦開了這個口,想要再堵上就不那么容易,未來的iOS會不會變成一個半封閉的系統,會在蘋果支付之外,也開放給第三方支付公司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值得關注。

東木
所謂“蘋果稅”就是當蘋果用戶在APP中購買了商品后,蘋果將抽取其中約30%的傭金,剩下的才是App開發(fā)商所得,一直以來,蘋果單單靠收取的傭金也能獲得超額利潤,日進斗金。這也是蘋果閉環(huán)生態(tài)里最賺錢的方式。
實際上,世界苦“蘋果稅”久矣,在很多國家,蘋果的這個抽成被視為壟斷,因而引發(fā)了很多訴訟。在全球對進行的反壟斷大潮之下,蘋果也不得不低頭。不過,這次減免的蘋果應用商店傭金,實際上也只是一部分。占據蘋果商店大頭的游戲和一些功能性應用并沒有在減免之列。如文中所說,“根據蘋果對“閱讀器”應用的定義,這一變化適用于雜志、報紙、書籍、音頻、音樂和視頻等應用程序。” 雖然蘋果給了一個在第三方平臺下載app,繞過蘋果商店的方法,但是對于普通用戶,如果還是從蘋果商店下載,那么這樣的傭金是否還需要交呢?到頭來用戶可能還是因為方便而直接在蘋果商店下單。
雖然蘋果商店的傭金高,但是很多App開發(fā)商還是離不開蘋果平臺,一來是蘋果手機用戶習慣于在蘋果商店下載,二來就是蘋果商店給到這些開發(fā)商很多自然流量,從生態(tài)角度也是互惠互利的。
ΛΞ
作為普通用戶,我覺得這是不好的信號。使用第三方付費,就意味著管理訂閱變成麻煩事,甚至你都不記得在哪個支付平臺上,同意了哪些自動續(xù)費的條款。比起這些因為遺忘而浪費的錢,訂閱多幾塊錢根本就不值一提。況且,我不認為App方面會大發(fā)善心,大幅降低訂閱費用,到頭來消費者還是沒什么好處。如果iOS 最終變成Mac那樣,商店和第三方應用都可以隨便安裝,到時候破解版猖獗,App開發(fā)者也不會得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