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委:小學期末不再考英語,禁止任何形式的學科統(tǒng)考

已注銷用戶
中國是一個以漢語為絕對主體的超大型國家,姑且拋開本話題不說,全國達到會基本英語交流的人很少,大多數人也只什么Hello, hi, very good, OK, good morning等這類似“刻在DRN里"的單詞,英語是全球應用地區(qū)最廣泛的語言,可這恰恰沒有完全應用到以漢語為絕對主體的中國,社會時代大背景下,中國學生在學習過英語后,能在實際交流應用英語的機會幾乎沒有,因此,這種因素也成為了學生們學不好英語的主要原因之一,學了英語,沒有實際應用環(huán)境,等于白搭,就算在背后努力背誦單詞、語法,不僅失去了學習語文數學等科的部分時間甚至是全部時間,這不是說學習英語不好,只是拆了東墻補西墻罷了。
我個人認為,中國要邁向國際現代化從小教育學習英語抓起并沒有錯誤,總體大方向是非常正確的,只是學習英語的方式稍有不當,應把英語科目列為外語選修課,大部分學生都知道英語的影響力大,稍理性明智一點的同學們都會為了自己競爭壓力大的未來自愿的選擇這門科目,不要在他們可塑期時,把這門現實生活中用不上的科目排在主科,這樣英語也成學生們學習壓力的主要來源,反到增加他們的厭學性,更加抵觸英語。
魏衡
這一輪對學科類培訓打壓,運動類音樂類素質教育培訓喜笑顏開,未來溢出的兒童培訓需求將帶來天量增量市場。
要說這里面哪項我最看好,圍棋啊……
原因很簡單,別看孩子需求,要看家長需求,家長才是給錢的。家長的邏輯會是,“誒,不能培訓學科了,那總得搞一個對學習有幫助的興趣吧,圍棋好,鍛煉邏輯思維,學了圍棋數學成績肯定也會提高”
可惜好像沒有圍棋培訓的上市公司…

大狗文
從去年開始,能看到國家針對教育的政策發(fā)生了很大的轉向,無論是打擊學區(qū)房,上海中考新政、打擊培訓機構,教育雙減政策....這一系列組合拳,目的都是為了化解教育內卷,減輕家庭負擔和社會戾氣。
尤其是如今國家的生育政策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從計劃生育,到放開二胎三胎,要想提升大家的生育意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要達到這個目的,可能教育減負,消滅阻礙生育意愿的一座座大山才是開始。

已注銷用戶
人人都是高材生,崗位都沒有了

且聽風吟
正解!聽說我小表弟中考沒考上就只能上中專就想到了這一點
玄微
為家長減負,看起來還不錯

張進
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高考的銜接怎么解決?等著看思路。

劉磊
這個政策是不是為了“人的分流”,考慮的是以后的社會底層工作誰來做的問題。社會矛盾激增的一大原因之一就是 高學歷人才過多而又沒有與其匹配的崗位。
梁sir(承紫)
高考考外語嗎?如果考,那么現在的考不考,有什么意義?只要有高考獨木橋在,這些都是自欺欺人的不治本的手段。